• 比病毒传播更快的是爱和希望

    比病毒传播更快的是爱和希望   2020年4月8日,武汉解除封城。从1月23日封城,到4月8日解封,已经整整76天了。这一天,我们真的等了太久。凌晨0点,武汉75个卡口全部撤除。央视新闻的直播中,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声,武汉千座高楼霓虹闪烁,整个武汉亮起璀璨而温暖的光芒。那是为过去76天,这座城市乃至全中国所有人付出的努力而闪耀的中国红。在这场艰难的战役里,每一个武汉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拼尽全力,在自己小小的岛屿上,发出一份光和热。 回归日常,重拾幸福 3月26日,李正秋的口罩搭在一边耳朵上,单车停在右手侧,57岁的他站在长江大桥下看江面,江风吹过,脸上是淡淡的微笑。这是他近两个月来第一次出家门,第一次见到长江。“好清静……”观望许久之后,他这样感叹。也是这一天,作为医护人员的王丽春阿姨难得可以休息一天。她骑上单车和丈夫去了表哥家,想探望最让她俩牵挂的姨妈。5月1日老人将满100岁,几天前社区给老人发了一只五斤多的鸡,表哥感叹沾了“老太婆的光”。   相比“封城大事件”,老武汉人郭丽春对过去武汉的事记得更加清楚。她在路上经常能遇到戴着红袖章的工作人员检查口罩佩戴情况,所以出门后尽管不太习惯,但她还是会遵守规定戴上口罩。同为独居老人的李爱平,他说自己是享过福的,但也吃过苦,最难时莲子壳也捡着吃。这一次的疫情,他不觉得很苦,吃点馒头泡开水,以前也是这么过。 守望相助,共同应对 老苏是一位康复患者,讲到刚开始生病的情形,她依旧是胆战心惊:“孩子也不大,感觉好多事没做完呢。”怕孩子们担心,老苏一直没把生病的事儿告诉他们,“直到现在出院了才敢说。”虽然内心非常害怕,但是一想到孩子,她就努力配合治疗,努力调整心态。当她出院见到孩子时,她笑了,那是已经沉寂了几十天以后绽放出的最灿烂的笑容。   在康复隔离点内,熊天汇负责行政内务、安保、保洁的协调。陈华是整个站的总负责,主要任务是联系上级、筹备物资,统筹全盘。一个多月前,他们都是武汉学校的校长,而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战役中,他们主动请缨来当志愿者。康复点也有医护人员被送来隔离,有位护士总觉得自己没恢复好,肺里病毒还没排干净,说话声音很弱小,常说自己胸闷。陈华感到这个病毒把她的心理击倒了,就让她多做些自己喜欢的事,帮助她分散注意力。护士喜欢网购,陈华就经常一趟趟地帮她跑腿取快递,又让她多做几次核酸,直到打消顾虑。他们都在努力着,努力着活下去,努力着帮助别人活下去。 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社区里她是大家口中的徐书记,总是忙着给社区老人发放着爱心菜,回到家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疫情期间她晚上常常要到12点钟才能回家,工作很累很辛苦,有时压力大心情也会崩溃,但最后她还是挺过来了。路过小区附近的时候她常常会和闫姨打招呼。闫姨是一名环卫工,一天值两个班,从上午11点到晚上10点,最晚的一次扫到夜里3点。她有一个小音箱,工作之余偶尔在路口跳跳舞,松松筋骨。   还有杂货铺老板胡继军,封城后他独自守店,第一次觉得四周安静下来了。最初觉着慢下来的生活也蛮好,但时间长了便觉出了孤单与寂寞,渴望着回归热闹欢快的日子。爱好旅行的王粒丁这段时间借住在武汉朋友家里,他每天都能看到接百来个电话的社区网格员,在街上奔走着的快递员,守岗执勤的警察和一遍遍清理街道卫生的环卫工。   武汉解封,疫情防控形势大好,让我们激动振奋!但我们不能忘记,在这所有好消息的背后,是无数一线医护人员、无数武汉人默默努力的结果。   武汉解封,不代表疫情的完全结束,更不代表可以解防。这场疫情,让我们明白: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没有什么比活着更好,比病毒传播更快的是爱和希望!(19化工班 谢宇阳)

  • 春日里的建大

    春日里的建大 不提防 东风送暖春 回校园已是人间四月天 教学楼 侧梅花 怒放枝头 斗雪吐艳,凌寒留香 她们在耐心地等待 在冰融雪消之际 在明净的教室里 重现往昔欢闹 综合楼前 海棠朵朵娇艳 花蕾深藏一点红 枝头鲜绿吐嫩芽 每每有人驻足欣赏 海棠仙子只羞红了脸颊 易海湖边 柳绿带朝烟,云霞染春光 在春风的吹拂下 柳枝婆娑起舞 婀娜曼妙的身姿 倒影在碧波之中 九月桥上 踏着青石一路走来 一扫冬的寂静与荒芜 桥上草木青青 桥下水流涓涓 桥的这头是三千繁花 桥的那头是春风十里 逸夫楼旁 白樱片片飞舞 昨日雪如花,今日花如雪 晶莹的花瓣透着淡粉 金色的花蕊娇羞探头 万草千花,温柔唯尔 一节课结束需要四十分钟 而在春日喜欢你 我的建大 只用一朵樱花开放的时间 难忘 伴着明快的声声广播 在图书馆里奋笔疾书 在运动场上挥汗如雨 在食堂餐厅大快朵颐 再搭上一勺浓郁的晚风 陪我们一起香甜入梦 春有宴,当不负 纵使我们暂时缺席 但建大校园仍自芳华 尽染春日别样光彩 静待五湖四海的我们 平安归来 (19给排水2班 金长周)

  • 让分餐制成为
    文明新风尚

    让分餐制成为文明新风尚   2020年的这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带给人们多种警示与思考,同时也改变了很多人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一日三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与其密切相关的分餐制也被再次倡导推行。   在中国这个传统饮食大国中,合餐是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很多人可能对分餐制这个概念还有些陌生,但其实早在2003年的非典疫情之后,国内在一段时间内就兴起过分餐热,中国饭店协会还曾专门制定《餐饮业分餐制设施条件与服务规范》。伴随非典疫情的消退,分餐制自此便鲜有人提及。而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分餐制再回大众视野,面对疫情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合餐带来的健康隐患,也深刻明白“舌尖上的文明”需要进一步改善。   在家庭聚会、朋友聚餐中普及公勺公筷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在吃饭过程中唾液的传播,有效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这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后期防治也起到积极的作用。研究表明,中国是乙肝、胃癌等疾病的高发病率国家之一,这与我们长期以来的饮食习惯不无关系。近日,各地的餐饮企业纷纷响应国家号召,开启分餐制、公勺制和双筷制服务,新闻媒体、社区居委会也加大线上线下的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分餐制带来的益处,鼓励更多人使用公筷公勺,增强用餐卫生意识。   但在中国的传统饮食中,以热食居多,实行分餐制对餐饮业来说无疑是一项挑战。当我们看到热乎乎、香喷喷的整鸡整鸭端上桌,却要被分成一小份、一小块时,切开食物不仅耗时耗力,稍有不慎还会错过其最佳食用时间,降低食客食欲。对厨师来说步骤增多,也会容易出错,对服务生来说与顾客沟通的成本也增加了。在现实中,更多的情况是,如果顾客不提出要分餐,餐厅也不会主动为其提供分餐服务,因为分餐制耗时耗力,人工成本增加,国内餐厅也鲜少有这方面的运营经验,难以推行。对于餐饮商户来说,如何应对“分餐制”推行后的种种困难,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如何让分餐制更“深入人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潜移默化成为我们的习惯,确实是一个难题。多年来,中国人似乎已经习惯于在餐桌上沟通交流、联络感情、商谈生意。实行分餐制,是否会阻碍我们在餐桌上的情感表达和文化传承?我们讲究热闹团圆的饮食气氛是否会因此改变?都需要我们认真去思考,从而找寻一种更为合理恰当的方式,让中国老百姓去适应和接受。   中华文化素来一脉相承,博大精深,中华饮食文化想要在时代洪流中永驻,就不能一成不变,而应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创新,找寻适合当下人民的饮食方式。(19英语1班 王景滢)

  • 那个烟火气的武汉,回来了

    那个烟火气的武汉,回来了   充盈着文艺气息的武汉大学,有着“天下第一楼”美誉的黄鹤楼,遥看武汉三镇风光的长江大桥,熙熙攘攘的楚河汉街……这些独属于武汉的建筑风景,这座处处充满着烟火气的江城,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袭,在这个春节里,从喜庆欢腾变得压抑紧张,但鄂地的这颗心脏从未停止跳动,这座英雄城市坚强的挺了下来。   前一段时间,快手联合清影工作室上线了一部特殊的战“疫”纪录片———《手机里的武汉新年》。这个短视频是由清华的学生们沟通了77位武汉作者,使用了112条短视频剪辑制作而成,它记录了从1月1日至元宵节的这段时间里武汉人的生活点滴。   这段只有18分钟的短视频,分别由武汉市民、医护人员、建筑工人以及痊愈患者们真实的视频片段组成,它没有英雄的故事,没有高亢的音乐,但可以看到熟悉的街道上空无一人,听到隔离期间窗台前居民们的大合唱。它记录了一个无脚本、最真实的武汉,记录了这段时光里从恐惧无助到坚强乐观的武汉人。这段影像,值得用岁月去珍藏。   黑夜过后,就是天明;风雪之后,就是春天的消息。在前线所有人员的努力下,被新冠肺炎侵扰的武汉逐渐苏醒。截至4月1日16时,武汉无疫情小区达99%;4月8日武汉即将开启离汉通道,商场、超市对无疫情小区居民有序开放,返城务工人员陆续增多。地铁与公交的报站,过江轮渡的鸣笛,热干面馆里热热闹闹,东湖旁鸟语花香……虽然没有往年的人山人海,但武汉盛放的樱花依然彰显着春天的生机勃勃。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武汉解封进入倒计时,久违的武汉正和春天撞个满怀。朱广权在《央视新闻》中提到即将重启的武汉时说:“复苏中的武汉,不止有东湖和樱花,还有独特的市井喧嚣绚烂过烟花,直来直往的山河远阔和人间烟火完美混搭。当街头出现穿着睡衣买菜的大叔把葱往腋下一夹,街边生活炒菜的小贩有着蓬松的头发,还有在无人处冷不丁翩翩起舞的大妈,你就该知道,那个熟悉的武汉,它回来了。”这是武汉久违的烟火气,平平淡淡却又热闹非凡。   “桃李不言随雨意,亦知终是有晴时”。光谷街的繁华,黄鹤楼的底蕴,还有开满樱花的大学校园,这个被许许多多人喜爱的江城,已经按下重启键,正在逐步恢复往日的生机。人间的四月天是最美好的时候,武汉在这个春天里苏醒,久违的武汉,带着满满的烟火气息,回来了!(19地信1班 徐昊)

  • 无标题

    水榭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