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承五四薪火 永葆青春底色

    传承五四薪火 永葆青春底色   “青年如朝阳,如乳虎,如春前之草,如长江之初发源。他们有少年放肆无畏的梦想,有成年掷地有声的担当;他们与光同耀,和光同尘;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开辟着新征程,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历史。”   一百多年前,天安门前,青年学子振臂高呼,为民族复兴奔走呼喊,为国家富强流血牺牲,这就是浩浩荡荡,被后世铭记的“五四运动”。点开往日峥嵘岁月,看无数青年奋勇向前,扛起重担,一面五四的旗帜仍然飘扬,一股五四的血液仍然澎湃。我想,青年正值风华正茂,当继五四薪火,挥斥方遒,发光发热。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本领,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责任和担当是青春的底色,没有人永远年轻,但国家永远有青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这本应热闹非凡的春节里,人间迎来了凶猛的“年兽”———新冠肺炎。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之中,无数青年挺身而出,义无反顾投身其中。在支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之中,90后、00后有1.2万人,占了整个队伍的1/3,全国5.2万余青年突击队、111.8万余名团员青年迅速集结,各行各业的年轻人冲在了最前线。   印象深刻的是新闻联播中看到的一位90后护士李佳辰,她在给曾经参与抗击非典疫情的母亲的信中这样写道:“曾经是你,今天是我”;还有多次请求援鄂的汶川女孩佘沙;在四天三夜里骑行300公里返岗的95后女孩甘如意;主动接送医务人员的快递小哥汪勇;赶回家与父亲并肩作战的北大学子黄羽佳;无数奔走在社区、街道、路口的青年志愿者们……新冠肺炎疫情的来临,让我们看到那些曾受偏见的“垮掉的”“娇滴滴”的90后、00后们舍己为人,挺身而出,勇敢地挡在了我们面前。他们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向国家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他们都是抗疫战场上的勇士!寒冬已去,奋斗却从未停止,青年们正在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民族,青春之国家,用他们的色彩来绘出青春的画卷。   百年前,青年为了祖国的前途命运奔走呼喊;百年后,青年秉承着先辈精神冲锋在前投身战”疫“,广大青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青年不“轻“,强国有我!   时光短暂,韶华易逝。有些人只顾哀叹,放弃理想和追求,而那些依旧奋斗拼搏的英雄们,他们的青春不曾褪色,依旧光芒万丈。年过八旬的院士钟南山先生,是这场疫情“逆行者”中的老战士。他率先来到战场,不畏困难,深入调查,研究决策,他告知人们如何看待疫情,教会人们如何防范病毒。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正年轻。这些风华正茂的英雄们,是时代的同行者,他们的青春犹如昨天,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国家,换来了国家的繁荣安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神圣职责。   五四运动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造就了一种宝贵的精神,一种为民族大义勇于献身的精神,一种为追求光明不畏艰险的精神,一种敢于革新,勇于担当的精神,一种百折不挠,勇于进取的精神,这就是为世代青年不断传承和发扬的五四精神。回顾过去的种种成就,我们看到了五四精神对当代青年人成长的积极作用,对国家精神的塑造作用。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他指出,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族人民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踊跃投身于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真情奉献,展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担当精神,赢得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誉。同时他也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同亿万人民一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   青年生于时代,而时代更应由青年造就。有幸生活在这个时代,就要努力成为最有劲儿的后浪。岁月百载,英魂不朽,五四精神,传承有我。青年人永葆青春之底色,不负时代使命;青年人担当强国之重任,不负青春赞歌;青年人护卫盛世之中华,不负吾辈青春! (19英语1班 刘萍)

  • 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   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 青春如歌的字眼在历史长河中湍流, 激起层层绚美浪花, 一群中国青年, 高举爱国主义旗帜, 点燃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之火, 从此新民主主义革命徐徐拉开, 引领中国走向光明。 五四风雷, 翻开了中国近代史上崭新的一页, 唤醒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梦想, 宣扬民主与科学的五四精神, 向一代代青年传递, 我们不会忘记, 永远不会忘记, 你们的精神永不泯灭。 翻开历史的篇章, 不能忘却那光辉一页, 我们是五四精神的延续, 宁静里, 硝烟的历史都已模糊, 思想上, 爱国的记忆怎可磨消? 新时代, 祖国已将责任交付我们。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 我们是初生的太阳, 我们是撑起新中国未来的脊梁。 也许我们不会再面对腥风血雨, 也许我们不会再面对贫困交加, 也许我们不会再面对国破家亡, 但新时代给予我们的事业依然道远路长。 就让我们燃烧自己的青春, 做火,做光, 照亮祖国前行的方向; 就让我们奉献自己的智慧, 做星,做月, 用创新的花火给祖国注入力量; 就让我们伸出自己的双手, 做风,做雨, 滋润祖国角落里每一片贫瘠的土壤。 我们是新一代青年! 我们是最坚定最鲜活的力量, 家国在我们心中, 民族在我们肩上, 世界在我们脚下! (18级地空2班 赵海博)

  • 一场教育的救赎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一场教育的救赎———《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不知道将要读到一个怎样的故事,也从未思考过教育的本质以及功能到底强大到何处,更没想过作者塔拉·韦斯特弗的真实人生就是在一场叫做“教育”的救赎中展开且绽开的如此绚烂。   作者塔拉于2008年获得杨百翰大学文学学士学位,随后获得盖茨剑桥奖学金,2009年获得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得奖学金赴哈佛大学访学,2014年获得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就是这样一位戴着学历高帽的女学者,她在17岁之前竟然从未踏入教室,不是因为她是个天才,而是因为她的原生家庭的禁锢。   这是一本自传体小说,塔拉回忆讲述了自己的成长故事。塔拉出生在美国西北部爱达荷州的巴克峰,一家人在废料场靠处理废料为生。父亲是个忠诚的摩门教徒,认为公立学校以及医疗机构都是政府引导孩子远离上帝的阴谋,因此禁止家里的7个孩子去学校接受教育。父亲偏执专横,以思想意识控制着年少无知的塔拉。哥哥肖恩具有暴力倾向,不断地欺压塔拉以及其他几个兄弟姐妹,这一切,母亲看在眼里,却选择顺从隐忍。16岁以前,塔拉和哥哥们在废料场干活,经常弄得伤痕累累,淤青、擦伤、脑震荡、腿着火、脑袋开花,这些身体上的伤害都是由于父亲的愚蠢和不负责任。父亲甚至认为这些伤害都是上帝考验他们的旨意,从不肯去医院就医,母亲竟然也开始为这些伤病开始自制草药精油,毫无科学依据,只是这一切在16岁以前的塔拉看来,从未觉得有何不妥。   命运的转折点在于她的另一个哥哥泰勒,他自学考取了杨百翰大学,离开了这个可怕的原生家庭,之后也鼓励塔拉通过自学考试进入大学,终于塔拉在考了第二次之后考取了杨百翰大学。但是,悲剧并不就此结束,由于原生家庭给塔拉的思想教育禁锢,让她一度与学校和其他同学显得格格不入,塔拉无法判断是如此有威严的父亲错了,还是她亲身经历体验的所谓的“异教徒”的生活错了,这种心理上强烈的挣扎给正值青春期的塔拉带来了痛苦。她一边接受着正规教育和知识的灌溉,一边又无法摆脱巴克峰脚下那个废料场给她塑造的精神世界,而陷入了不断的自我怀疑之中。由于资金限制,塔拉不得不为了拿到奖学金而拼命学习,就是在这段埋头苦读的日子里,观念上的转变也悄然发生,为她撬开了一丝寻找真理的缝隙,终于,阳光也透过这道缝隙照了进来———教授为她争取到了去剑桥大学交换学习的机会。   同样,塔拉在自我谴责之中来到剑桥学习,痛苦挣扎仍然存在,也正是由于这样,塔拉无比渴望找到这种痛苦根源所在,她将记忆里父亲用以恐吓的夸大扭曲的历史与历史书籍的记载作比较,她开始了解“双向情感障碍”等精神疾病。通过教育,她一点一点开始明确自己需要逃脱过往的精神桎梏,她开始确定父亲和哥哥肖恩这种做法的不正常,这也给她的研究论文带来了新的思想角度,使得她出色地完成了在剑桥的学习任务。教育给了塔拉以逃脱命运束缚的机会,却又再度让她陷入与家人不再相融的困境,谁也不会想要为了追求自我的重塑而失去至亲,尽管是他们在过去导致了一系列的成长悲剧。终于,在父母仍然想要给塔拉洗脑摩门教那一套忠诚的说辞时,她选择了尊崇内心的文化信仰,而不是迷信和愚孝。   一步一步走来,塔拉完成了心灵的自我救赎,逐渐摆脱原生家庭带给她的不可磨灭的阴影。正如她在剑桥学到的赛亚·伯林的积极自由的概念:“积极自由就是自制,由自我掌控的自我统治。拥有积极自由就是控制自己的思想,从非理性的恐惧和信仰中解放出来,从上瘾、迷信和所有其他形式的自我强迫中解脱出来。”虽然失去一半的家人,塔拉终究完成了心理的自我救赎,还好有哥哥泰勒、理查斯和托克的支持以及姨妈舅舅们的关爱,有恩师们的指引,还有一位知道塔拉成长环境后一直默默保护陪伴她的伴侣德鲁。她把她成长以来经历的“蜕变”称之为educated,也是书名的由来。   合上书,我久久地沉浸在这场救赎的震撼之中。原来,教育能给予我们的影响足以改变一生,它强大到足以将人拉出深渊,解放思想和灵魂。教育绝不应该被认为是通往成功的工具,而应该是为了塑造一个真正理性且正义的人,让我们正视历史,对未来加以想象创造,让我们自己学会建立且维护内心的良好秩序,让我们更加强大勇敢。   教育不仅限于学校,同样重要的一部分来自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该相辅相成,将教育对成人成才的价值功能最大化,而受这种良好教育的一代也会回报给教育,培养出更好的下一代。家庭教育中往往最麻烦的不是教育,最有利的地方也不在于父母与孩子的血缘关系,但是最麻烦也最有利的是这段关系里面包含了“爱”。我们需要在这样的“爱”里面学会辨别真理,也要学会真正理解这份爱,如此,才可以使我们成长为有温度也富有智慧的人。父母和孩子都应该是家庭教育的受益者。   我们都不希望再有像塔拉这样以教育救赎自我的悲剧出现,而是希望教育资源可以被用在引导成长,塑造美好的希望之帆,助它驶向更辽阔的海洋。 (16造价2班 顾军)

  • 归家

    归家   父亲曾经对哭鼻子想家的我说过,“家里的房子在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家人在哪。”   我是一个极其念旧的人,父母也是。对我们来说,家里七八十平米房子就是一家三口最安稳甜美的港湾。在身边的邻居一家一家搬走之后,我家就像是恋旧的一窝燕子,盯着自己的旧巢,依偎着老房子的一砖一瓦。房子是母亲当年工作的纺织厂分配的,我们确确实实是自九十年代起就一直在这,房子的年龄比我还要大两岁。客厅带有年代感的花瓣窗帘,不上档次且有些低矮的布艺沙发,几把掉漆的实木餐椅,吱呀作响关不严实的木头房门,碎了一小块的衣柜镜子,被我画得乱七八糟的房间墙壁。或许它们都不够完美,可是身上却统一都有着二十多年时光深刻的印迹。   我着迷于过去的每个细节,我努力找到一款过时已久的护肤霜,是因为它的蜜桃气味能让我想起三四年级母亲喊我起床的那个清晨;我依旧喜爱购买各式各样的贴纸,只是为了怀念将它们视若珍宝,激动地贴在卧室书桌上的那些日子;我买了很多的台灯,到家时却只会翻出小学五年级留到现在的那台,温和的灯光总让我恍惚忆起中学时代的夜晚;我看到好看的明信片马上收藏,回到家只会翻出以前朋友寄来的卡片仔细玩赏。我在时光里面停留着,贪恋着,试图抓住岁月的衣摆。   我家在的地方或许不能称之为“小区”,没有进入小区的正大门,没有任何绿化,没有吃完晚饭可以散步的宽敞道路,只有一条小巷,小巷不长,道路不平。巷里几栋五层的单元楼并排拥挤地立着,墙面是橙黄色的粉粒抹成的,暖色调给灰暗的窄巷添了几分活力。下雨的时候,小巷出口的洼地里总是积满了水,小巷外的人略带嫌弃地瞥上一眼,小巷里的人熟练地得踩着砖块轻盈地跳过。巷子很窄,窄到下雨天不能并肩同行,巷子里的人很熟,熟悉到柴米油盐皆可分享。于是常常有这一幕,下雨天,迎面走来的两人在巷子里遇着了,进巷的人哈哈一笑侧过身去,热情地问一句去忙什么,出去的人也报以笑容,大大咧咧地打声招呼大步迈出,一切亲切又自然。   我们就这样生活,在这静默不语的房间里,记载了我二十年从咿呀学语到独立生活的整段岁月。   二十年前,互联网没有这么发达,纸笔依旧是人们最方便的选择。在我小的时候,早晨喜欢赖床不起,父亲去上班,给我洗好水果放在桌上,总会在水果下面压上一张字条:“儿,起床可以吃点水果,已经洗好了。”而如今这么多年过去,我回到家以后,午睡醒来,在桌子旁会再度发现父亲的字条:“儿多吃猕猴桃,很甜,剥开就可以吃。”一切好像都没有变。   听到有些年代感的歌总会想起当时那些零零碎碎的生活片段。当年的音乐,没有如今抖音快手那么简单闹腾,当年的歌,歌词深刻,旋律优美。我记得那年母亲骑着自行车带着我,走过蓝玻璃旁的拥挤市场,走过阳光下宽阔的大桥,走过不知名的角落,小巷子里放着“最浪漫的事”;我记得那天下午,我拉上窗帘,和楼下的小伙伴拖着沙发垫坐在老式电脑前,大声跟唱着周杰伦的“给我一首歌的时间”;我记得和补习的小伙伴一起在英语课上躲着老师抄写“倾尽天下”的歌词;我记得当年父亲用的第一部智能手机,《千千厥歌》每次来电都会动听响起。明明现在也还正当年少,我却不时回想起小时候的美好。   “就歌唱吧,孤独别醒来。”有些年头的mp3依旧在播放,蓝灯闪闪烁烁,我摁着坏掉的倒退键,忽然有些鼻酸,我吸了吸鼻子扭头看了一眼窗外。纷纷扬扬,细雪落地,悄无声息。“晚安!”父亲温暖低沉的声音从隔壁房间传来。记忆瞬时间被我拉得好长好长———爬满青藤的房子,老旧的缝纫机靠着墙,晴天娃娃挂在铁锈窗口,阳台上墙壁细粉掉落,远处几家灯火温暖闪烁,依旧葱绿的枇杷树在细雪中轻晃。我轻轻掩上木门,拉灭床头的灯,企图坠入香甜梦乡,微风树梢上温柔打烊,家里特有的味道萦绕鼻尖,掀开了被子扬起的细微灰尘惹我打了个喷嚏,我轻轻哼唱童年时代的摇篮曲,再度忆起儿时被抱在怀里酣然入睡的温暖。梦到达的是比遥远更远的地方……(18英语1班 刘安琪)

  • 凌波桥影

    凌波桥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