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安徽建筑大学“金牌”辅导员队伍掠影

期次:第403期       查看:234

  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 “引路人”、思想动态的“第一知情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程度直接关乎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情况。在安徽建筑大学里活跃着这么一支“金牌”辅导员队伍,为了做好学生的“引路人”,他们不断思考,努力创新工作方法。
  3月10日,该校举办2017年学生工作研讨会,记者有幸现场聆听了这群辅导员的工作总结,从大学生创新创业、主题班会、心理健康到陪伴教育,点滴叙述中,尽是辅导员们的倾情付出。
  王昊禾:用大数据给学生评奖学金王昊禾,建筑与规划学院2015级辅导员,该校2015年第五届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获得者。瘦削的脸庞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人群中,与身边的学生无二。虽然在参与交流的众多辅导员中,王昊禾还是 “新兵蛋子”,但谈起辅导员工作,满满的心得与想法。
  “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是95后,没有谁喜欢被人天天唠叨着,与其天天撵在学生后面絮絮叨叨,还不如选择最朴实的陪伴”。王昊禾说,在他看来,传统的“保姆式”工作方式早已不适合现在的学生,唯有创新工作方式,与学生一起疯、一起玩,才能融入和赢得学生的信任。
  由于他是该校毕业的,对学校的学风比较了解,利用这种独有的亲切感,王昊禾与男生们一起打球、打游戏,带着大家一起去郊游、烧烤,当起学生口中的“老大”。每到学生遇到就业、情感、人际交往等困难时,他总是耐心倾听、帮忙出谋划策的人。
  不过最让学生和其他辅导员佩服的是王昊禾工作时的创新和严谨。为了学期末给予每位学生客观的评价,他发散思维,利用专业优势,研发了一套第二课堂学生成长档案,每个学生都建有学号,日常参加的各种活动、获得的奖励都会录入其中,然后根据规定好的评分标准打分,统分合成后,从高到低评定奖学金获得者。“那个时候学校还没有开设第二课堂,所以也只是摸索着做,不过学生反响很好,大数据很有说服力,学生都很认可”。
  大学期间,几个学生一间寝室,由于从小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难免会起矛盾纷争,为了规避这种矛盾,王昊禾尝试用星座来给学生分寝室。“虽然不一定科学,但同学们都觉得很有意思,目前相处都很好。”帅英:在学生管理中来一场供给侧改革帅英,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辅导员,在送走一茬又一茬学生中,累积了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然而,在面对学生工作中不断涌现出的新问题时,她仍旧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去探索。
  在过去,辅导员工作一直是单向的输出,这其中有多少工作是有用的呢?从事辅导员工作十多年,帅英已经习惯用辩证思维去开展工作,尤其是在学校开始实行学分制管理时,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如何让自己的工作变得更加有效、有用成为她的新目标。
  “去年供给侧是一个新鲜词汇,各个行业都在搞供给侧改革,当时我就琢磨着,我们学生管理服务是不是也可以来一场供给侧改革呢?”帅英说,在征得学院的同意后,她开始了解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并在全院开始征集问题,“当时,我们在各个岗位中都进行了征集,如专业导师、授课教师,他们在与学生相处时都有哪些问题,然后汇总、梳理,一共收集了十几个跟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
  在对这些问题合计之后,学院拎出七八条可行性较高的问题,尝试找出解决的办法。当时让每个问题的提出者准备了一个10分钟左右的研讨材料,有书面报告、课题论文,还有PPT,教师们一边抛出问题,一边探讨解决的办法,在一场场思想碰撞中,学院最终拿出“辅导员专业导师和专任教师的三方联动机制”,切实把解决学生问题摆在首位。
  帅英举例说,如果发现学生不听课,根据这个“三方联动机制”要求,专业导师要加强考勤,明确上课课堂纪律,点名时发现哪个学生没来,要去搞清楚为什么没来,如果是思想上有波动,辅导员要及时跟进;如果是学习能力差,专业导师就要及时地帮忙补缺补差,这种互帮互助形成一种合力,推着每个学生向上、向善。
  丁媛媛:与大学生“逃课现象”博弈丁媛媛,环境与能源学院辅导员。自从踏上辅导员工作岗位,丁媛媛的视线就再没从学生身上移开过,学生的一举一动都成了她关心的焦点。最近,她将目光瞄向了大学生逃课的问题。
  “作为学生,学习肯定是第一要务,逃课不去上学这肯定是有问题的。虽然这个现象在大学里很普遍,几乎每所高校都有,但总是要去解决的”。丁媛媛说,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她着手做了一项调查,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逃课率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上升趋势,一年级、二年级时,学生逃课率分别为12%和21%,三年级、四年级时逃课率由26%增长到41%。在对学生逃课的课程选择进行调查统计时,丁媛媛意外地发现,思想政治理论课逃课率最高,高达54.8%,选修课、基础课、专业课逃课率分别为32.6%、27.3%、21.4%。
  丁媛媛说,这些数字是非常吓人的,也给自己多了一些警醒,她在心里一遍遍地问自己:“我们的学生究竟是为什么去逃课?是什么让他们离我们的课堂越来越远?”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她将调查继续深入下去,发现让学生逃课的因素有很多,有学校层面的,有个人兴趣的,也有家庭教育方面的,如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对专业不了解,缺乏专业学习的兴趣,或是从高中进入大学后,对大学学习方法无法适应;部分学生是因为教学内容过于陈旧、教学形式过于单一而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在大学里,逃课由来已久,是一个顽疾,但作为辅导员,我觉得应该做一些改变,哪怕是把学生的心声呼吁出去”。在2017年学生工作研讨会上,丁媛媛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她希望学校能够加强教学管理,完善教师考评制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让每一节课都上的出彩、有营养,她相信有用的课堂教学一定会赢得学生的信赖。
  此外,她呼吁辅导员队伍也要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通过主题班会与案例教育相结合,激发学习的动力,同时,充分利用新媒体,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让家校教育形成一股合力。
  (转自《安徽青年报》)2017年3月24日第6版)